雖然筆者個人還是希望Canon的微單眼能更有作為,但目前整個 EOS-M 體系屬於冷門是不爭的事實,截至目前為止,原生的 EF-M 接環鏡頭仍然是屈指可數 (專利設計倒是不少,希望那些是有機會浮出水面的...),不過也總算擠出一支新的牙膏,而且還出乎意料的有創意,居然是一支帶有環形補光的燈的微距鏡頭,這可是交換鏡頭中首見的設計。所以這支 Canon EF-M 28mm F3.5 Macro IS 馬上進入筆者的預購名單中,反正原生鏡頭少,每支都要用過也是很應該的,對吧?
在鏡頭週邊設置補光燈過去其實在小型數位相機倒是已經出現過,那台 Pentax WG-1 就在鏡頭一圈弄了5顆補光LED燈,當時感覺還蠻新鮮的,補光效果嘛,在超微距配合使用他的套件下其實還算可以。不過這台已經是歷史之作,就不再離題了。
↑翻一下當年測試的歷史照片,這是Pentax WG系的第2代,補光燈也由原本的5顆增加為6顆。
一致的設計
Canon EF-M 28mm F3.5 Macro IS 在鏡頭的塗裝設計上和過去 EF-M 系的鏡頭十分類似,體積及重量十分亮眼,隨盒附有常見的說明、保證書等,鏡頭主體還附有 ES-22 遮光罩 (不少C家便宜鏡頭這要另購的),裝上後可以使用 43mm 濾鏡,不過... 裝了 ES-22 後就會把環形補光燈完全罩住,這好像會封印本鏡頭的重要特色吧?再者,微距鏡頭通常也不會想要裝類似偏光鏡之類的濾鏡,雖然不用 ES-22 時不能裝保護鏡有點可惜,但為了環形補光燈,筆者還是把 ES-22 放回盒子中好好 "保護"...
↑鏡頭盒裝中最主要的三個元件,其他東西筆者就懶得拍了
↑如果鏡ES-22裝上鏡頭,環形補光燈也就沒作用了
↑這支鏡頭裝在 M3上也顯得十分適合呢,除了大小合宜外,配重也甚佳
這支微距鏡頭是定焦 28mm,即等效44.8mm,由 10 組 11 片鏡片組成,其中用上 1 片 UD 低色散及 2 片非球面鏡,7 片光圈葉片,最小光圈 f22,STM 驅動馬達,鏡身內有 Hybrid IS,理論上約提供 3.5 級防手震級,鏡身重量僅為 130g。
↑日本Canon官網公佈的 EF-M 28mm F3.5 Macro 鏡片組成圖
鏡身的收合設計與 Canon EF-M 11-22mm 類似,不使用時鏡筒可以完全收合,減短長度至 4.55cm,使用時只需推動推桿就可以打開鏡頭,值得一提是 EF-M 28mm F3.5 最大率在 Super Macro 模式時可達 1.2X,此時的最短對焦距離僅為 9.3cm,一般 1X 放大率時則為 9.7cm,要知道這個距離是從感光元件計算,所以實際上在超近拍時鏡頭前緣至物體距離僅 1點多公分而已,補光燈在此時的作用主要是減少因遮擋產生的陰影。
↑鏡頭完全收合時鏡身甚為短少,透過推桿可以使用鏡頭或切換超微距模式,鏡頭旁還可以看到 LED補光燈的開關/切換鍵
↑鏡身上有兩個刻度,分別是標準微距及超微距模式,都是透過推桿切換,另外可以見到鏡頭前緣呈椎狀,據說可以減輕陰影
↑借用一下日本 Canon 官方的介紹,鏡身設計呈錐形,可以減少超近拍攝時阻擋光線引起的陰影問題
最後,這支鏡頭的接口採用塑膠,是可以有效減輕重量及節省成本,質感是沒有那麼好,但這麼輕的鏡頭用塑膠接環強度也應該是還好才對,另外可以見到這支鏡頭是由台灣製造的。
↑塑膠接環是可以減輕重量,鏡頭不重理論上強度應該也是夠用。
環形補光燈的能力及效果?
首先環形補光燈的範圍並不是真的整個環都有,大約是2/3~3/4的範圍吧,主要的LED燈設置在鏡頭的左右兩側,並有強弱兩級可以調整,同時也可以透過長按 LED 燈開闗鍵切換成左/右邊單獨的補光,此時一樣有強弱兩級可用。LED的色溫偏冷,基本上光質尚可,但要注意其強度其實還算是很弱,加上微距尤其超微距需要更小的光圈,在環形補光燈的加持下,手持此鏡頭用來拍攝不會動的主題,像是美食之類是還算有用,但是會動的生態類主題,就算有補光下,安全快門常常仍不夠使用,加上身體會晃動,要拍出好的生態微距照片可能還是需要太陽公公或腳架的輔助。
另外,筆者覺得這內建的環形補光燈較理想的補光距離大約是離鏡頭前緣20公分以內較為有用,對快門速度的提昇及補光都有較明顯的作用,當然越靠近時作用就越明顯,但在拍攝會反光的主題可能也會「穿幫」顯現環形補光燈的圈圈。
↑從正面看,依次分別是闗閉、標準、較弱
↑從側面看,依次是闗閉、標準、較弱、左強、右強 (左弱、右弱大概是筆者懶散跳過了)
↑一般微距離下各種補光效果示意圖,可以見到大致上是有補比沒有好
PS: 這是筆者收集的橡皮擦之一,蠻可愛的吧 XD
↑在超微距下有沒有補光就差很多了
請再看以下實拍,應該可以對補光能力及效果更有概念一點。
↑此組照片均為 ISO 1600 F4,快門速度依次為: 1/25s (關)、1/100s (強)、1/60s (弱)
↑此組照片均為 ISO 1600 F8,快門速度依次為: 1/3s (關)、1/125s (強)、1/60s (弱)
令人驚艷的畫質
由官方提供的 MTF 來看此鏡頭,似乎可以預期的會有甚佳的表現,筆者實際用M3搭上此鏡頭拍攝解像力圖時,表現同樣令人驚艷,光圈全開已經是可圈可點,中央至邊緣均為可用光圈,極邊緣有極少許的失光及鬆散稍稍可察覺,略收光圈至 F4 已經幾乎是最好成像光圈,F5.6-F10左右是本鏡頭成像最好的光圈帶,此後的光學表現又會慢慢下降,F16-F22下降明顯,尤其F18-F22後基本上不建議使用。
↑官方的 Canon EF-M 28mm F3.5 Macro IS MTF特性圖
↑各級光圈實拍解析圖的連結,有興趣可以點擊小圖至 Flickr 看原圖
(依次為 F3.5, F4, F4.5, F5, F5.6, F6.3, F7.1, F8, F9, F10, F11, F13, F14, F16, F18, F20, F22)
從上面一般距離下拍攝解像力圖看此鏡頭的表現其實較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尤其是這支是微距鏡頭,實際的應用應該要近距離而且縮光圈以獲得足夠的景深,但從上面的結果我們已經得知F10後的表現就會下降,那實際的微距下,光圈縮到多少會是我們能夠接受的畫質及景深呢?
筆者用一組極微距的拍攝作測試,主體是甚為小巧的葵花子及鹽粒,使用超微距模式,補光燈全開,上腳架,關閉防手震、手動對焦並使用紅外線遙控器拍攝,光學表現大概可以見到最佳大約也是F5.6-F11左右 (當然還要考慮景深問題),F16或更小雖然在縮圖看起來景深是增加了,但問題是成像表現大幅下降,有點抵消了縮光圈的意義。筆者日常使用本鏡頭時光圈最小通常使用在 F11 - F14左右以達景深及畫質有較好的平衡。
↑測試照拍攝起來差不多這樣大,有興趣看全部照片可至 Flickr 看原圖
↑各光圈合焦處100%裁切
星芒其實蠻好看的
我想一般人應該不大會拿微距鏡來拍夜景,更不用討論星茫好不好看的問題,不過畢竟這是一支解析力不錯的鏡頭,剛好有機會就帶著順手拍了一點夜景,結果星茫出乎意料的好看,而且 F5.6 時已經十分明顯且好看,另外可以見到 F8 後的整體解析力是越來越下降的,F16的星茫因繞射現象明顯而更不好看。
↑ Canon EOS M3, EF-M 28m F3.5 Macro @ ISO 100, F8, 5s (RAW -> JPEG)
↑各級光圈星茫局部裁切
小結
整體來說,這會是一支十分好的隨身微距鏡,價位體積皆十分合宜,內建的補光燈在部分題材下會有不少的補助,不過也不要有過度的期待,像是手持超微距生態攝影這種?還是有一定難度,尤其是主體會動或者有風的情況,再加上自己的晃動,想要有精確的準焦還是不容易,乖乖上腳架及尋找適合的主體及環境比較實際。
他能不能取代 Canon 自家的百微?只能說部分題材是可以,但真的用此鏡來拍生態會碰到另一個問題是焦距大約僅為等效 45mm,加上工作距離甚近,和百微比起來的應用性還是有段差距,當然體積、重量、便利性也是沒得比。
畫質的整體表現其實算是十分好,只是 F11 後的畫質下降有點明顯,如果是一般鏡頭無傷大雅,但這是一支微距鏡頭,用到更小的光圈其實還蠻有機會,就只好將就,看是不要放那麼大的圖來看或者就把光圈限制在 F13~14以內尤佳。
對焦速度好像前幾段均沒提過,基本上就是很「M3」,大致和目前EF-M其他鏡頭類似,雖不太快也不太慢,準確度還不錯,這樣以微距鏡頭來說其實已經是不錯可用的。
不論如何,Canon EF-M 28mm F3.5 Macro IS再次尤 EOS-M 系統做了一點加分,目前 EF-M 接環鏡頭是不多,但品性價比還是頗為優秀,像是筆者就最喜歡 EF-M 11-22mm、EF-M 22mm F2及這支新的微距鏡,便搆性及畫質平衡還是值得一用。
更多實拍範例
本篇所有照片均使用 Canon EOS-M3 搭上 Canon EF-M 28mm F3.5 Macro IS 的實拍,除了夜景是 RAW 轉出之外,其實均為 JPEG 的直出實拍,除非同意,請勿轉載、再利用本篇的圖文。
↑#1 ISO 500, F8, 1/60s
成熟(其實是長太大)的秋葵,有開環形補光燈
↑#2 ISO 200, F14, 1/320s
馬鈴薯的花,有開環形補光燈
↑#3 ISO 200, F14, 1/160s
哈蜜瓜葉子與水滴,有開環形補光燈
↑#4 ISO 100, F13, 0.3s
美國 Forever 郵票,有開環形補光燈
↑#5 ISO 200, F14, 1/40s
蕃茄的花,有開環形補光燈
↑#6 ISO 100, F13, 1/2s
桂花的超特寫,有開環形補光燈
↑#7 ISO 100, F13, 1s
花椒的超特寫,有開環形補光燈
↑#8 ISO 250, F13, 1/100s
菜園中的一種昆蟲 - 蠼螋,有開環形補光燈
↑#9 ISO 400, F8, 1/30s
我們自家種的小蕃茄,有開環形補光燈
↑#10 ISO 250, F13, 1/320s
蒲公英的種子
↑#11 ISO 100, F13, 1/2s
美國 One Cent 硬幣,有開環形補光燈
↑#12 ISO 200, F16, 2s
玩了很久的水滴,最後是要把補光燈關閉,不然水滴表面會有極明顯的反光...
{jcomments on}